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逐浪中文网 www.zwzl.net,最快更新越史通鉴纲目最新章节!

    〈起丁亥陳仁宗重興三年盡丁未陳英宗興隆十五年〉凡二十一年。

    〈丁亥〉三年〈元至元二十四年〉春二月,元聖天感皇太后陳氏崩。

    元復遣脫驩、阿八赤等以兵來侵。

    元發江淮、湖廣、江西三省兵七萬人,船五百艘,雲南兵六千人,海外四州黎兵萬五千人,海道萬戶張文虎運粮十七萬石〈舊史作七十萬〉,以阿八赤爲行省左丞,奥魯赤平章政事,烏馬兒、樊楫參知政事,竝受脫驩〈元史作托驩〉節制,分道來侵。邊報至,執政請選壯者充軍,增多其數。興道王國峻曰:「兵貴精不貴多,苻堅百萬,亦何爲哉。」遂止。

    註:四州黎兵,崖、瓊、儋、萬等州,屬今淸廣東省,其地有黎蠻洞。元設黎兵十二翼,有千戶府領之。

    三月,赦。

    夏四月,以佐天大王德曄權相國事。

    冬十月朔,日食。

    十一月,日盪。

    盪成四角。

    元脫驩軍犯塞,詔發兵禦之。

    脫驩軍至思明,畱二千人,以萬戶賀祉、張玉統之,守其輜重。令程鵬飛、奥魯赤等各以兵萬人由陸路,烏馬兒、樊楫帥舟師由海道竝進。邊吏以聞。帝問興道王國峻曰:「賊至如何?」對曰:「今年賊閑。」遂命分兵以拒之。

    註:閑,舊史註,猶言易也。

    元軍犯京城,帝奉上皇如噉南。

    元軍水步齊進,官軍禦之,不克。脫驩使程鵬飛以兵二萬攻萬刼,築普賴、至靈二山柵,分兵據守。旁河、巴點民皆降之。又使烏馬兒、阿八赤等合兵,直渡富良江,犯京城。帝遂奉上皇如噉南,復以舟師,由海道避之。元軍追之不及。

    謹按:此條舊史不載,只載元太子阿台以兵三十萬犯萬刧,人名、兵數皆失實。今據元史類編補正之。

    註:噉南,堡名,未詳的處。普賴山,在今北寧省桂陽縣普頼社。至靈山,在今海陽省至靈縣。

    〈戊子〉四年〈元至元二十五年〉春正月,元烏馬兒犯龍興。

    註:龍興,府名,註見太宗天應政平十五年。

    仁惠王慶餘邀擊元將張文虎於雲屯,大敗之。

    慶餘爲雲屯副將,興道王國峻一以邊務委之。辰烏馬兒以舟師出大旁海口,迎文虎粮船。慶餘與戰,失利。上皇聞之,遣中使鎖詣行在。慶餘謂中使曰:「軍憲是甘,願假二三日以圖後效,歸伏斧鑕未晚。」中使從之。慶餘度賊船已過,運船必在後,乃收拾殘卒待之。頃之,文虎船果至。慶餘邀擊,大敗之。至綠水洋,元船膠不能行,粮米盡沈于海,獲其軍資器械甚多。文虎僅以身免,趨瓊州。慶餘馳書以聞。上皇釋前罪不問,曰:「元人所資者粮草器械,今旣爲我獲,如彼未知,猶或陸梁。」乃縱所獲人令至其營,具告之。元兵由是乏食,日益困迫,人皆思歸,無有鬭志。故是年元兵再來,百姓瘡痍非如前年之酷,慶餘實有功焉。慶餘初鎭雲屯,其俗以商販爲生業,飲食衣服皆仰北客,故服用習北俗。慶餘閱諸庄軍,令曰:「雲屯鎭軍,所以防遏胡虜,不可戴北笠。倉卒之際,難於辨別,宜戴麻雷笠〈麻雷,洪路鄉名,善織靑皮竹爲笠,故以名笠〉,違者必罰。」而慶餘先已令家人買麻,名笠雷笠船,載泊于港内矣。旣下令,使人潛告庄人曰:「昨見前灣有麻雷笠船拋泊。」由是生人爭買之。初買不過錢一陌,後貴價,賣之一笠直布一匹,所得布匹以千計。北客賀詩有:「雲屯鷄犬亦皆驚」之句,蓋託以驚服威名,而實陰諷之也。慶餘性貪鄙,凡所領鎭管内皆惡之。帝特惜其有將才,不忍棄置爾。

    註:綠水洋,在今廣安省橫蒲縣東南十七里。

    二月,元兵犯安興。

    烏馬兒待文虎粮船久不至,遂攻破安興,復還萬刧,分兵屯至靈普賴諸山,爲固守計。

    註:安興,寨名,黎改爲縣,今因之,屬廣安省。

    三月,興道王國峻大破元水軍於白藤江,獲其將烏馬兒等,脫驩由陸路遁還。

    〈御批:元人二次來侵,所遣皆非名將,亦陳家之幸也。〉

    元兵乏食,分道求粮。諸將皆言:「地無城池可守,倉庾可食,且春夏之交,天氣炎烝,所得險要又皆失守,不如還師。」脫驩從其言,命烏馬兒、樊楫等以舟師由水道先發。興道王國峻知元軍且退,乃先植椿木於白藤江上,覆草以待之。烏馬兒等還,至白藤。國峻乘潮漲挑戰,佯北。元人悉衆來追。潮退,急領聖翊軍阮蒯縱兵反擊,大破之。適御營大軍繼至,烏馬兒收餘船走。船著椿上,皆覆,元兵死者無算,獲舟四百餘艘。内明字杜衡擒鳥馬兒及昔戾基玉,獻于上皇。元右丞程鵬飛從陸路,簡勁卒衞脫驩遁還,至内旁隘,我軍大集截擊,元萬戶張均以兵三千殊死戰,僅得出關。諜言我兵分守女兒關及丘急嶺,連亙百餘里以遏歸路,益大駭,且戰且走。官軍乘高發毒矢,張玉、阿八赤等皆死。元將士裹瘡拒戰,死者相枕。脫驩由單已趨祿州,間道回思明,合奧魯赤,收拾餘卒北還。

    謹按:舊史載:元軍會白藤江,迎文虎粮船,不遇,國峻擊敗之。及文虎船至,又敗之粮船閣椿上,傾覆殆盡。阮蒯與元兵戰,擒平章奥魯赤。脫驩及阿台領衆遁歸思明,土官黃詣擒之以獻。今査之元史類編:張文虎粮船既沒,脫驩以乏食,始謀引還。則文虎之敗,乃在雲屯之戰,而是役則邀擊元軍之還也。奥魯赤乃元步將,與脫驩以兵陸還,何曾一至白滕而爲阮蒯所擒?脫驩旣還,元帝以其無功,令出鎭揚州,不許入覲,思明土官安得而擒之。且獻俘之日只言鳥馬皃等,而不及脫驩,安有擒得虜元帥而不以獻俘者乎?又是年,元所命將無有所謂阿台者,似此之類,舊史皆失其實。今據元史,參網目續編改正之。

    註:白藤江,註見前編屬晉天福三年。内旁隘、女兒關,均屬諒山。單已,縣名,一作丹巴,屬諒山,今改,失詳。

    帝奉上皇還龍興,獻俘于昭陵。

    先是,元兵犯龍興,發昭陵,而梓宮不犯。至是,帝奉上皇,俘元將烏馬兒、昔戾基玉等獻捷,見陵前石馬足皆沾泥,有詩云:社稷兩回勞石馬,山河千古奠金甌。蓋指此也。

    〈御批:暴橫者無是理,或諱耳。〉

    註:龍興,府名,註見太宗天應政平十五年。昭陵,太宗陵也。

    帝奉上皇還宮。

    夏四月,大赦。

    辰宮殿爲賊焚毁,帝御侍衞廊下,詔大赦天下。凡經元兵縱掠者,租役至免,餘蠲免有差。初制,凡有赦用中官爲行遣者,宣詔翰林擬撰,預送草使先肄習,以備臨辰宣讀。辰黎從敎爲行遣,與翰林奉旨丁拱垣素不相協。會大赦,拱垣故不先送草,至日始授之從敎,宣讀不通。帝令拱垣從旁開示,聲轉大,從敎聲反低,面有慚色。旣而帝召從敎,諭曰:「拱垣文臣也,爾中官也,何不相協至是耶。爾爲天長畱守,土鰕、黃橘投贈,往來何傷乎?」自是從敎與拱垣交好?篤。

    〈御批:可謂和事天子。〉

    註:天長,府名,註見太宗天應政平十五年,其地產鰕橘。范師孟天長記事詩:兩岸新霜金橘國,滿城細雨土鰕天。

    冬十月,遣使如元。

    元兵旣退,帝遣杜天覰如元陳謝。天覰,克終弟。克終嘗使元軍有功,因進其弟,故遣之。

    謹按:元徐明善天南行紀云:大軍纔去,天使未來,已差中大夫陳克用、從義郞阮孟聰等敬齎陳謝菲物詣獻。當是杜天覰此行,但其姓名互異,竝錄以備考。

    〈己丑〉五年〈元至元三十六年〉春二月,送元俘烏馬兒還國,陰殺之。

    白藤之捷,俘獲元將烏馬兒及昔戾基玉、樊楫等。尋遣從義郞元盛送基玉先還。樊楫病死,火葬之,給馬匹,令其妻妾?骨以歸,軍人頭目亦皆遣還。惟烏馬皃殺掠甚酷,帝深恨之,用國峻計,令內書家黃佐寸送之還國,以善水者充船夫乘夜鑽船沈之,烏馬兒溺死。因復於元,云舟爲水漏,參政身材長大,難於拯援,遂致溺亡。元人亦不之詰。

    〈御批:不仁非義。〉

    謹按:此條舊史云烏馬皃等皆溺死,而基

    玉、樊楫則不明敘,頗失其實。今參元徐明善天南行紀正之。

    三月朔,日食。

    夏四月,定平元功。

    進封興道王國峻爲大王、興武王巘爲開國公,興讓王顙爲節度使。有大功者賜國姓,克終預焉。仍授大行遣阮蒯爲列侯,賜一鄕名。蒯路、諒江蠻長梁蔚、何畢能等,以能率民討賊,授蔚歸化寨主、畢能冠服侯。杜衡以擒烏馬兒不獻於帝,止封關内侯。興智王峴以違將令,遏元兵歸路,不許進秩爵賞。旣行,猶有觖望者。上皇諭之曰:「卿等知胡虜必不復來,雖躋極等,朕亦不惜,萬一虜騎再至,卿等有功,朕將何以待之,爲天下勸乎?」衆皆悅服,又定前後功臣。有先登破陣奇功者,著中興實錄,命圖形焉。帝每出幸,道見王侯家僮,必呼其名,問:「汝主何爲?」戒衞士不得訶斥,謂左右曰:「平居則左右侍衛,國家多難,則惟彼輩在。」蓋感蒙塵辰扈從之勞也。

    〈御批:亦非。〉

    註:諒江,卽諒山,註見黎聖宗光順十年。歸化,註見太宗元豐七年。蒯路,卽快路,註見李高宗治平龍應四年。

    五月,以馮士周爲行遣。

    初,元人來侵,帝命士周筮之,占云:「必大勝。」帝曰:「果如其言,當有重賞。」至是,元兵退,帝曰:「天子無戲言。」因有是命。

    註:士周,茶鄕古了人。

    論降元罪。

    初,元人來侵,王侯臣僚多送款虜營。及元兵退,獲降表一篋。上皇命焚之,以安反側。惟向經降虜者,雖身在虜庭,亦遙議以流死,田產沒官。陳鍵、陳文弄等改姓枚,惟益稷以近親不忍改姓,但命之曰阿陳,謂其柔懦似婦人也,故當辰記載有阿陳、枚鍵之稱。鄧龍者,帝近臣,欲以爲翰林學士,上皇止之,龍懐忿,降虜,俘獲,斬之。軍民者免死,惟旁河、巴點二鄕寇至先降,徒其民爲差使、宏,不得入仕。

    註:宏,奴隸之稱,見太宗建中六年。

    上皇幸天長宮。

    元兵旣退,上皇駕回天長府,因感作詩以紀之。

    六月,旱,至于冬十月。

    〈庚寅〉六年〈元至元二十七年〉春二月,命文臣分莅諸路,帝自將伐哀牢。

    羣臣諫曰:「胡虜初退,瘡痍未復,豈可興兵?」帝曰:「祇可以此辰出兵耳。夫虜退,三境必謂我士馬疲弊,將有内侮,故大舉以示威。」羣臣咸曰:「聖人遠圖,非臣等所及也。」

    吳士連曰:當辰朝臣諌親征之舉,未爲甚失。及聞仁宗之言,而遽稱曰聖人遠圖,則近諛矣。

    註:哀牢,國名,註見前編趙越王二年。

    三月,加佐天大王德曄入内檢校太尉。

    夏五月,上皇崩。

    諡曰玄功盛德仁明文武宣孝皇帝,廟號聖宗。在位二十一年,遜位十三年,壽五十一。

    以范五老管聖翊軍。

    五老,國峻家臣,國峻見其材器絶倫,妻以養女,因薦之,從平元有功,故有是命。

    註:五老,洪州唐豪人。

    秋八月,遣使如元。

    遣吳廷介吿哀于元,兼請封。

    註:廷介,未詳何官。元史作嚴仲羅、陳子良,未知孰是。

    大饑,詔蠲賑。

    是歲大饑,米一升値錢一繦。民多賣田土及子女以自給,詔免人丁稅,又發官粟賬給貧民。

    十二月,葬裕陵。

    註:裕陵在龍興府。

    〈辛卯〉七年〈元至元二十八年〉歲復大饑。

    冬十月,元使來。

    脫驩等還。元帝怒未已,欲再舉兵。博果密請遣使諭之,宜無不從。遂遣尚書張立道來,諭以入覲。

    〈壬辰〉八年〈元至元二十九年春〉正月朔,日食。

    以費猛爲演州安撫使。

    猛在莅未幾,以貪汚聞。帝召還,杖責之,復命赴職。?以公淸聞演州,人爲之語曰:「演州安撫淸如水。」

    〈御批:勝於烹墨封阿多矣。〉

    註:演州,註見前編屬唐高宗調露元年。

    以陳見爲安康安撫使。

    見,興道王國峻門客,因進於帝。元初來侵,帝命見筮之,得豫之震。占曰:「明年夏,元兵敗。」及再來侵。復命筮之,得觀之渙。占曰:「離散之兆,元兵必潰。」卒皆如所占。帝嘉其能,故特擢用。

    註:陳見,海陽東潮人。安康,路名,古曰安寧,黎改安康府,今改安慶,屬寧平省。

    二月,立子烇爲皇太子。

    註:烇,七選切,音縓。

    以丁拱垣爲太子少保,封關内侯。

    遣阮代乏如元。

    元張立道來,言於帝曰:「昔脫驩不用嚮道,率衆深入,不戰自潰,以南國所恃者險要也。今雲南、嶺南之人,習俗同而技力等,發而用之,繼以北方勁卒,安能復抗哉?且去年之師,殊非上意,邊臣讒耳。宜早入朝。」帝辭以喪,乃遣代乏與何維巖如元。代乏至鄂州,元人呼爲老令公。見行省諸平章,辰益稷在坐,代乏不爲之禮。益稷曰:「汝無乃昭道王家書兒耶?」代乏曰:「世代變遷,代乏昔爲昭道王書兒,今爲使者,亦猶平章初爲帝子,今反爲降虜人也。」益稷有慚色。自是我使至元,益稷不復坐省堂矣。

    註:昭道王,名光昶,太宗庶子,益稷同母兄。平童,元所授益稷官職。元以兵送益稷還,不克,納居之鄂州,授湖廣平章政事,賜漢陽田以自贍。

    三月,詔諸買良民爲奴婢者許贖之。

    辰連年饑歉,民多賤賣男女以自給,故有是詔,惟田宅者不許贖。

    〈癸巳〉九年〈三月以後英宗興隆元年元至元三十年〉春三月,帝禪位于太子烇。

    太子旣卽位,稱英皇,羣臣上尊號曰應天廣運仁明聖孝皇帝〈是爲英宗〉,尊帝爲憲堯光聖太上皇帝,保聖皇后爲欽慈保聖皇太后。

    秋九月,欽慈保聖皇太后陳氏崩。

    太后柔嘉聰慧,仁能下逮。上皇嘗御望樓觀搏虎,太后與妃嬪扈從。虎忽脫圈跳,欲上樓。衆皆驚散,惟太后獨在,上皇嘉獎之。

    彗星見。

    見于紫?垣,抵斗魁,光芒尺餘,百日乃滅。

    元復遣使來。

    先是,代乏至元,約以來歲詣闕,帝竟不果行。於是元復遣吏部尚書梁會、禮部尚書陳孚等來。旣至,帝欲令從旁門入會,不肯往復者三。卒從中行會,責以虛文飭巧,且諷入覲。帝不從,遣陶子奇以方物往。元諸臣以終不來朝,皆議興兵。遂抅子奇於江陵,命劉國傑與諸王伊勒吉岱等整備兵粮,分道齊發,令益稷隨軍至長沙。會元世祖崩,成宗立,乃罷兵,遣子奇還。

    封弟國瑱爲惠武王。

    〈甲午〉英宗皇帝興隆二年〈元至元三十一年〉秋七月,昭明大王光啓卒。

    光啓有學識,通諸番語,每北使至,輒充伴接。初,聖宗親征婆羅蠻,光啓扈從。適北使至,太宗召興道王國峻曰:「上相扈從,朕欲以卿爲司徒,以備酬應。」國峻對曰:「酬應北使,臣請當之;司徒之命,臣不敢奉詔。官家遠征,光啓扈從,而陛下別行封拜,上下之義,恐有未安。」事寢。光啓與國峻素不相協。後國峻自萬刧來,光啓與之博戲終日。光啓不喜沐浴,國峻爲解衣澡洗之,曰:「今日得洗上相。」光啓亦曰:「今日得國公洗浴。」自是交歡情篤。身爲將相,夾輔王室,與國峻齊稱。卒年五十四,有樂道詩集行世。子文肅王道載,亦以文學名。孫威肅侯文璧,歷位太保。曾孫章肅侯元旦,亦有顯名,德澤深厚,與王室相始終焉。

    〈御批:接賓必以相將,非所以重國體,亦可見當辰之人。〉

    上皇自將伐哀牢。

    忠誠王〈缺名〉爲前鋒,爲虜所圍。適范五老引兵奄至,夾攻,圍解。遂縱兵迎戰,敗之,獲人畜甚衆。師還,賜五老金符。

    九月,少保丁拱垣卒。

    拱垣博學能文,帝重之,不名。贈少傅。

    〈乙未〉三年〈元成宗元貞元年〉春二月,元使來。

    元成宗初立,遣侍郞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