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逐浪中文网 www.zwzl.net,最快更新越史通鉴纲目最新章节!

    〈起庚寅陳裕宗紹豐十年盡癸亥陳帝晛昌符七年〉凡三十四年。

    〈庚寅〉十年〈元至十年〉正春正月,元人丁龐德來歸。

    元國亂,四方盗賊蜂起,有司不能制,優人丁龐德者挈家來附,納之。緣竿戲劇此始。

    〈辛卯〉十一年〈元至正十一年〉春正月,太原諒江盜起,討平之。

    註:太原州,今太原省。諒江路,今諒山省,註竝見黎聖宗光順十年。夏五月朔,日食。○秋七月,大水。

    以張漢超參知政事。

    天罡女變成男。

    註:天罡,鄕名,屬乂安。

    鄒庚有罪,貰不治。

    庚,元人鄒孫之子。元豐間元人入寇,孫從軍來,兵敗被獲,因醫得釋。庚承父業,亦以醫名。初,帝年四歲,中秋夜泛舟西湖,溺水,得之魚梁中,氣幾絶。上皇命庚療治。庚曰:「鍼之則復蘇,但恐陽痿耳。」鍼之,果然。自是人稱神醫。累遷冠服侯,兼太醫使。帝年長,庚復進藥方,痿症尋愈。庚益寵異,曰夜侍藥宮中,遂與宮人私通。事覺,上皇欲寘之死。帝以有功,免其罪。

    以阮忠彥爲入内行遣,仍知樞密院事。

    冬十一月,閱禁軍于天安殿。

    帝御天安殿閱禁軍,賜阮忠彥戰袍武巾,佩楞金硯,閱定其殿最。

    註:楞,音稜,四方木也,以金爲飾,故曰楞金硯。佩之紳帶,所以便書記。

    〈壬辰〉十二年〈元至正十二年〉春三月,占城制某來奔。

    初占主制阿難在辰,子制某爲布田,而壻茶和布底爲布提,言聽計從。制某或見責,布底輙救解,外示與制某親,而陰自黨厚於國人,制某不覺。及阿難卒,國人不屬於制某,布底遂逐制某而自立。至是,制某來奔,獻白馬、白象各一,大蟻一,長一尺九寸,及諸方物,以求納。

    註:占城,卽林邑,註見前編屬晉穆帝永和九年。布田,譯言大王。布提,譯言宰相也。

    秋七月,大水。

    水溢,決鉢、塊堤,禾穀浸潝,快州、洪州、順安爲甚。

    註:鉢塊,鉢場、土塊,二社名,今屬北寧省嘉林縣。快州,註見李高宗治平龍應四年。洪州,註見前編屬唐昭宣天脩三年。順安,府名,今順成,屬北寧省。

    〈癸巳〉十三年〈元至正十三年〉春正月,詔諸王侯造戰器,練士卒。

    以恭定王暊爲右相國。

    夏六月,以兵納制某于占,弗克而還。

    初,興孝王鎭化州,制某失位來奔,久未得請,因與爵,犀述占城故事。昔有國王畜一大猴,甚愛之,欲其能言,遍求善養者與萬金。有一人自言於王,王喜。其人曰:「月需藥費百金,三年方效。」王從之。蓋謂國王與已及猴,三年之間必有一亡者,但竊王金而不必成也。今某歸向主上,興孝王實尸其事,而淹畱日月,入國之期未聞,事頗類此。於是送之歸國。步軍至古壘,水軍運糧不及,乃還制某。居未幾,尋卒。

    註:爵犀,人姓名,明宗小臣,與制某相往還者。古壘,古日南界,唐以後爲占城地,閏胡取之,置思、義二州,黎合爲思義府,今爲廣義省化州,註見黎大行興統四年。

    以恭靖王元晫爲左相國。

    秋九月,占城寇化州,擊之,失利。命張漢超領軍鎭其地。

    占主布底以制某弗克納,乃益驕橫,尋寇化州。官軍擊之,失利,召漢超謀之。對曰:「不聽臣言,故至此。」乃命漢超領神策諸軍鎭化州。

    謹按:占城之事,漢超所言何如,史缺之無考。

    〈甲午〉十四年〈元至正十四年〉春三月朔,日食。

    諒州南策盜起。

    歲饑,民苦於盜刧。有稱興道大王外孫名齊者,聚王侯家奴之逃亡者爲盜,刧掠諒江、南策諸地方。

    註:諒州,今諒山省,註見丁帝璿太平十一年。南策,卽南册,註見前編當晉齊王開運二年。

    秋九月,蝗。詔賜田租之半。

    冬十一月,有黑虎見於城内。

    參知政事張漢超卒。

    漢超爲人骨鯁,好排異端,有文才,帝但以師稱而不名。然輕鄙同列,不與交遊,所友善者。

    中官、醫官革皆非其類。宗正太卿黎居仁嘗目爲村毬腳,蓋村人蹴毬多不中,以比漢超料理多不當也。以參知政事出鎭化州,邊境復安,至是乞還,許之,未至京師而卒,贈太保。

    〈乙未〉十五年〈元至正十五年〉春二月,敬主山崩。

    註:敬主,古名聖主,在海陽省莢山縣敬主社。

    地震。○三月,旱,至于夏六月。○秋七月,大水。

    九月,雷震朝元門及左右掖門。

    吳仕曰:八月雷收聲,九月猶震,震不一處,異之甚也。裕宗卽位十有五年,日食六,水旱各三,蝗一,凶荒者比年。至是,自春徂秋,山崩地震,無月不有。天殆罰淫惡之極,警怠政之萌,而父子君臣晏然不以爲戚,上無省躬之誠,下無匡辰之策,慢天戒而不懼,忽人事而不圖。次年,明宗崩,裕宗逞其侈,盜賊羣起,運會不昌,東阿之祚,幾移於優楊矣。天道豈遠乎哉!

    註:朝元門,卽天安殿前閣門也。

    以阮忠彥爲入内行遣、尙書右弼兼知樞密院事,充經筵大學士、柱國、開縣伯。

    忠彥歷居要職,保有令名。然其性好矜伐,嘗有詩云:「介軒先生廊廟器,妙齡已有呑牛志,年方十二太學生,纔登十六充廷試,二十有四八諫官,二十有六燕京使。」至是又擢政府。卒年八十二。有介軒詩集行世。

    謹按:忠彦,大臣例,當書卒。舊史闕而不詳,今附見于此。

    〈丙申〉十六年〈元至正十六年〉春三月,兩日相盪。

    帝奉上皇巡邊至乂安。

    夏五月,還官。

    秋八月,上皇有疾。

    上皇幸惠武王國瑱祠。及還,有黄蜂螫于左臉,遂寢疾。

    註:國瑱祠,在至靈縣傑特山,今存。

    〈丁酉〉十七年〈元至正十七年〉春二月,上皇崩。

    初,上皇以庶子嗣位,旣而嫡母保慈太后生男,欣然有復辟之志。英宗巡邊在外睟日,命以太子禮行,有司難之。上皇曰:順義行之,何難之有。朞而嫡男殤,哀之特甚,嘗誨諸皇子曰:「力治產業,吝啬致富者,非我子也。寧散財致貧,雖未免匱乏,猶不失爲貴人之行。」又嘗曰:「人君之用人,非私其人也。吾誠賢耶,則所用之人亦賢,堯、舜之於稷、契、夔、龍是也;吾不賢耶,則所用之人亦不賢,桀、紂之於蜚廉、惡來是也。此乃聲應氣求,各以類合,豈私於其人哉!」及弗豫,有進藥及請禱者皆卻之。諸皇子侍側,因謂曰:「須觀古人所行,善則從之,不善則遠之,何煩父敎。」病篤,命侍臣阮民望取御製詩草焚之。民望遲畱譣之,曰:「可惜之物尙不可惜,奚惜此爲哉?」崩于葆元宮,諡章堯文哲皇帝,廟號明宗。在位十五年,遜位二十八年,壽五十八。

    〈御批:偏。〉

    潘孚先曰:明宗有仁厚之資,承太平之業,祖宗成憲無所?改。辰有士人上疏,謂民多遊手遊食,年老無籍,賦役不供。曰:不如此,豈足成太平之業,汝欲我責彼成何事哉!

    朝臣黎伯适、范師孟欲?制度。曰:「國家自有成憲,若聽自面書生求售之計,則亂生矣。」所可惜者,聽陳克終之姦佞而殺國瑱,爲聰明之累焉。

    夏四月,封兄天澤爲恭信王。

    浚乂安淸化港。

    註:乂安、淸化,竝註見黎聖宗光順十年。

    秋九月,尊惠慈太后爲太皇太后。

    吳仕曰:惠慈,裕宗母也。尊母爲太皇太后是何典禮,其不能稽古亦甚矣。在廷儒臣乃無一人能以爲言,何哉。

    冬十一月,葬穆陵。

    註:穆陵,在東潮縣安生社。

    大饑。

    比年以來,屢遭荒歉,米一升値錢一陌。

    〈戊戌〉大治元年〈元至正十八年〉春正月,追贈惠武王國瑱爲大王。

    三月,旱,至于秋七月。

    八月,詔諸路富者出粟賑貧民。

    比歲饑民多貧乏,詔所在官勸富者出粟分賑之,仍還其直。

    以范師孟爲入内行遣。

    知樞密院事吳陛復聚衆作亂。

    陛自逃散之後,復聚餘眾於安阜山竪大旗山上,僭僞號,揭榜曰賑救貧民,自天寥至至靈,盡爲所有。

    註:安阜山,註見紹豐四年。天寥,社名。至靈,註見仁宗紹寶四年。

    冬十一月,詔諸路安撫使卒鋒團軍捕盜。

    〈己亥〉二年〈元至正十九年〉春正月,遣使如元。

    辰元亂,明太祖起兵滁洲,遂據有金陵。陳友諒、張士誠等亦各起兵稱亂,互相爭戰,未決勝負。帝遣黎敬夫如元,蓋以覘其虛實也。

    夏四月,徽姿皇太妃薨,追尊昭慈皇太后。

    謹按:徽姿,明宗生母也,至是猶稱太妃。及其没,又只尊爲皇太后。陳家失禮事多類此,或舊史逸文,姑俟考。

    秋七月,以杜子平知樞密院事。

    八月,大雨,水溢。

    連日大雨,水漲溢,漂民居舍,禾穀皆浸。

    〈庚子〉三年〈元至正二十年〉春二月,鑄大治通寶錢。

    三月,吳陛伏誅。

    官軍捕陛於安阜山,陛逃走,欲赴京自首,爲官軍所獲,及其黨三十人檻送京師,皆斬之。

    夏五月朔,日食。○秋七月,大水。

    冬十二月,遣禁軍巡捕諸路盜者。

    詔凡王侯公主家奴,各有題額,稱銜著籍。無者爲盜,捕獲大者罪之,小者没官。以王侯公主家奴,多逃爲盜故也。

    註:陳制,凡奴皆涅其額。曰官中客者,官奴也。曰座上奴者,侍帝左右也。餘無之。

    〈辛丑〉四年〈元至正二十一年〉春正月,彗星見東北,帝避正殿。

    三月,占城寇臨平,擊敗之。

    占城越海掠臨平、迤里、海門,官軍擊之,敗走。遂以范阿窗爲臨平知府,以鎭其地。

    註:臨平,卽地哩,註見李聖宗神武元年。迤里海門,在今布澤縣里和社。

    〈壬寅〉五年〈元至正二十二年〉春正月。令王侯公主獻諸雜戲。

    紹寶初,官軍攻破元兵,獲其優人李元吉,善歌。諸豪勢少年婢子爭習北唱,元吉作古傳戲,有王母獻桃等傳。其戲十二人,皆衣錦袍繡衣,擊鼓吹簫,?迭奏曲,人之悲喜皆隨所感。我國有傳戲自此始。至是,令王侯獻之。帝閱定其優者有賞。又集天下富者,如北江之亭榜、國威之俄亭入宮,賭博爲戲,一擲錢三百繦。又令私奴墾治蘇瀝江北岸,多植蒜薤雜菜,名其坊曰蒜園,及造扇子賣於民。

    吳仕曰:明宗以吝嗇致富戒其子,而裕宗公然招賭以謀財,賣菜以殖利,一旦舉而傾之,優楊之子,亭榜、俄亭負賭之錢,蒜園、扇子厚價之利,果何爲哉?

    註:北江,卽京北,註見黎聖宗光順十年。國威,府名,今屬山西省。亭榜、俄亭,二鄕名,其地多富民。蘇瀝江,註見前編屬唐穆宗長慶四年。

    二月,彗星見北方。

    夏五月,命杜子平閱臨平、順化軍,修築化州城,以占人屢寇故也。

    五月,雷震天安殿。

    是月,旱,至于秋七月,錄囚,大雨。詔免今年租稅之半。

    八月,以范師孟知樞密院事。

    大饑。詔富者出粟賑貧民,賜爵有差。

    九月,天長疫,詔發官藥及錢米賑貧民。

    帝幸天長府。會民間疫作,詔賜貧者藥二,凡錢二陌,米二升。

    冬十月,天健山崩。

    註:天健山,一名地覲山,在今河内省靑廉縣天健社。

    十二月,以杜子平同知門下平章事。

    〈癸卯〉六年〈元至正三十三年〉春二月,選民丁充補諸路軍。

    三月,試士人及吏員。

    士有文藝者充館閣吏,精書算者充省院屬。

    冬十月,營後苑。

    鑿大池於後宮御苑。池中積石爲山,池上植松竹雜樹及奇花異卉,實以珍禽奇獸,四面開川通流,名其池曰樂淸池。池西植雙桂,起殿曰樂淸殿。又别爲小池,役海東人,載鹹水瀦焉。養玳瑁、魚鼈諸海物,役化州人載鱷魚放之。又有淸魚池,養淸鮒魚,各置客都掌之。造客廊于西殿,直抵黃福門。造長廊自元玄閣,抵西大朝門。營繕相繼,惟日不給。

    註:鮒,音附,鯽魚也。朱尾碧鱗。

    〈甲辰〉七年〈元至正二十四年〉夏五月,帝有疾。

    〈御批:甘酒嗜音,峻宇雕牆,黷貨荒遊,兼而有之。陳家之業,安得不衰?〉

    帝荒遊無度,性嗜酒,嘗召永安宮正掌奉御裴寬與之飮。寬以計詐,飲盡百升,賞爵二資。因大醉,親浴于江,遂得疾。命鄒庚等日夜侍藥,疾尋愈。

    秋八月,定軍伍。

    選民丁壯者,定三等軍令,修戰器戰船。防邊患也。

    冬十月,恭肅王元昱卒。

    〈乙巳〉八年〈元至正二十五年〉春正月,占城掠化州民。

    化州俗,歲以春首,會士女鞦韆於婆陽,占人以臘前潛伏源頭,乘閒奄至,虜之。

    冬十一月,命諒江防禦使韶寸領軍鎭北邊。

    辰元亂,邊民騷擾,故遣寸卒諒江、山獠等軍嚴爲防守。寸善撫軍士,軍中樂之。後以其弟驕黠,連坐,落職。軍中爲之語曰:「天不知寃,韶公失官。」及治裝將歸,又語曰:「韶公云歸,使我心悲。」朝廷聞之,復其官。又爲語曰:「天知其寃,韶公得官。」未幾卒。

    註:韶寸,淸化東山趙舍人。

    〈丙午〉九年〈元至正二十六年〉春三月,占城復寇。臨平知府范阿窗擊破之。授阿窗臨平大知府行軍守禦使。

    夏六月,帝幸米所鄉。

    帝乘小舟,夜幸少尉陳吾郞私第。夜半還,至禇家洲,被盜失寶璽、寳劍,自知不祥益,縱爲逸樂焉。

    註:米所鄉,今屬興安省東安縣。禇家洲,今北寧省文江縣禇舍洲。

    〈丁未〉十年〈元至正二十七年〉冬十二月,遣陳世興、杜子平伐占城,敗績。

    世興統軍,子平副之。軍至占洞,占人伏兵擊之,大潰。世興爲賊所擒,子平引還。

    註:占洞,古日南地,唐以後爲占城。胡漢蒼取其地,置升、花二州,黎合爲升花府,今廣南省升平府是。

    以恭定王暊爲左相國,加封大王。

    〈戊申〉十一年〈明太祖洪武元年〉春正月,彗星見于昴。

    二月,占城使來。

    占主使其臣牧婆摩來求化州故地。

    夏四月,明使來。秋八月,遣使如明。

    明太祖旣定天下,卽帝位於金陵。遣漢陽知府易濟民賷書來,略曰:「元政失綱,天下爭之者十有五年,四方遐邇,信好不通。本朝肇基江左,掃羣雄,定諸夏,臣民推戴巳主,中國宜各相安無事,以共享太平之福。」帝尋遣禮部侍郞陶文的如明報聘。

    冬十一月,召至靈道士玄雲。

    玄雲居至靈安子山。帝命召詣闕,問以修煉之法,賜所居曰玄天洞。

    註:至靈,縣名,註見仁宗紹寳四年。安子山,註見太宗天應政平六年。

    〈己酉〉十二年〈六月以後楊日禮大定元年明洪武二年〉夏五月朔,日食。

    帝崩。六月,惠慈太后立楊日禮爲帝。

    初,優人楊姜者演蟠桃曲戲。其妻扮西王母,恭肅王元昱悅其色,方有娠,納之。生日禮,元昱以爲己子。及帝崩,無嗣,遺詔日禮繼統。羣臣議曰:「恭定王明甚賢,然兄無嗣弟之義。」太后謂羣臣曰:「元昱嫡長不得位,且早没,日禮非其子耶。」遂迎立之。日禮旣卽位,追尊元昱爲皇太伯。

    秋八月,楊日禮尊惠慈皇太后爲惠慈宣聖太皇太后,儀聖皇后爲徽慈佐聖皇太后。立恭定王暊女爲皇后。

    冬十一月,葬阜陵。

    先是,遣使聘于明。明遣翰林侍讀學士張以寧、典簿牛諒等齋封冊來,竝塗金駝鈕印。比至,而裕宗巳晏駕矣。諒以詩輓之而還。

    註:阜陵,在東潮縣安生社。

    以恭靖王元晫爲上相國、太宰,恭定王暊爲太師、左相國,恭宣王曔爲右相國。

    十二月,楊日禮弑惠慈宣聖太皇太后。日禮旣立,后嘗悔非恭肅王子,日禮乃濳鴆弑之。后性慈愛。恭靖王元晫,庶出也,有構以厭呪裕宗者,將見陷,后力救得免,辰稱其賢。然欲私恭肅之子而立日禮,陳祚幾移。婦人主大事,爲禍烈矣。

    〈庚戌〉藝宗皇帝紹慶元年〈十月以前楊日禮大定二年明洪武三年〉春正月,明遣使來祀諸山川。

    先是,明禮臣請以本國山川祔祭獄瀆壇,從之。至是,遣朝天宮道土閻原復賷捧御製祝文,賜祭諸山川,令摹錄其碑碣圖籍以還,且勒碑記其事。

    秋九月,恭靖王元晫謀誅日禮,不克,死之。

    日禮旣得位,縱酒淫佚,日事遊宴,好爲雜技之戲,親昵小人。欲復姓楊,濳謀盡去陳氏之有人望者。宗室百官皆失望,元晫與其子元偰及天寧公主二子〈缺名〉夜率宗室諸人入城誅日禮。日禮踰牆,伏新橋下。衆捜不得,遂散歸。天將明,日禮入宮分兵收捕共謀者十八人,元晫等皆遇害。

    註:天寧,明宗女,惠慈所生也。偰,先結切,音屑。

    冬十月,恭定王暊奔沱江。初,日禮僭位,以王女爲后。王嘗恐禍及己。及元晫事敗,祇候内人副掌阮然知日禮欲害之,因勸以盍早見幾。王本無取國之志,至是事逼,與少尉陳吾郞謀之天寧公主玉瑳,亦謂之曰:「天下,祖宗之天下,何乃委棄與人。君第去,我以家奴平之。」乃出奔沱江,密與恭宣王曔、章肅侯元旦、天寧公主玉瑳約會大吏江。起兵辰,日禮以陳吾郞用事,不知吾郞與恭定王同謀,每遣軍搜捕,密令從王勿還,累差南北軍,無一人復還者。吾郞亦詐請行,日禮不許。

    註:沱江,註見黎聖宗光順十年。大吏江,在淸化界,梁江之分流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