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逐浪中文网 www.zwzl.net,最快更新越史通鉴纲目最新章节!

    〈起癸巳黎世宗光興十六年盡己亥黎世宗光興二十二年〉凡七年

    〈癸巳〉十六年〈明萬曆二十一年是歲莫滅〉春正月,鄭松進兵靑林,獲莫敬止及其族黨,皆誅之。

    〈御批:鄭松憑藉前烈,厥功甚大,其罪亦甚大,不如此不足以滅莫尊黎。然莫滅而鄭在,亦一莫耳。〉

    初,敬止竄居東潮,聞茂洽被俘,乃收敗卒,據靑林,僭卽僞位于至靈之南?,改元寶定,又改康佑。莫親族敬敷、敬誠、敬愼數百人,與其文武舊臣相率歸之。出榜招募,俄頃之閒,諸縣響應,兵至六七萬。辰茂洽之子莫全人心不服,亦歸附敬止。後全復遁去,爲官軍所獲。松因遣阮七里、裴文奎、吳廷峩等進兵至靑林,敬止縱兵襲擊,七里戰死,峩被創甚,文奎、石年奔潰,軍糧器械盡沒于賊,海陽、京北多歸附之。松復遣太尉黃廷愛督水步諸營,進至錦江。敬止悉眾據靑林,以邯江一帶分南北,連兵拒守,日張旌旗,夜鳴火礮,旬月之閒,兩軍相持,不得解甲。敬止又增築壕壘于靑林,沿江以爲固。至是,松親督大兵渡珥河,日夜兼行,至錦江,大會諸將,水陸竝進。黃廷愛統傾諸營將士,進至靑林,以擊下流。松親督大兵以撃上流,有僚率水軍圍遶,邀截去路,四面夾攻,莫眾大潰,敬止及其親屬皆竄山林。官軍追至東潮,獲其安山王莫敬誠、宏量公莫履祐等,斬之,所得賊俘及船艘、器械不可勝數。又至至靈,分行哨捕,獲敬止于新萌,及敬敷、敬愼、敬簡、敬遵等,與其文武僚屬六十餘人,乃回兵昇龍。諸將送所俘獲莫氏族黨,俱斬于草津,惟敬止傳首淸花。莫氏遂滅。

    註:莫敬止,敬典之子。敬敷,敬愼,敬簡,敬遵,皆敬止之弟。南?,社名,屬海陽至靈縣。東潮,註見陳帝頠興慶元年。至靈,註見陳仁宗紹寳四年。靑林、錦江,均縣名,屬海陽。新萌,村名,屬廣安橫蒲縣。邯江,在錦江縣邯江社分。

    夏四月,車駕至昇龍,御正殿受朝,大赦。

    鄭松旣滅莫,修造殿宇,一月工畢。因遣文武大臣備儀仗,前迎車駕。三月,帝發自萬賴營,是月進京。庚子,帝御正殿受朝賀,大赦天下。

    論中興功,賜爵各有差。

    加黃廷愛爲右相、太尉、榮國公。阮有僚爲太尉、陽國公。郡公鄭杜爲太傅。鄭桐、鄭檸爲太保。黎栢、何壽祿爲少尉。吳景祐、鄭文海爲少保。吏部尚書阮茂宣爲少傅,爵瓊郡公。餘各加爵秩有差。

    註:太尉、太傅、太保,均正一品。少尉、少傅、少保,均正二品,竝註見聖宗洪德二年。阮茂宣,雷陽盛美人。

    五月,我太祖嘉裕皇帝自順化入覲,晉封太尉、端國公,總兵討賊。

    先是,我太祖嘉裕皇帝在順化二十餘年,民夷懷服,邊境敉寧。至是率將士兵船入覲,及將順、廣二處兵民府庫簿籍獻納。詔加封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掌府事、太尉、端國公,總督本營將士,總領南道各處水軍大小戰船三百艘,進討東南羣賊。辰莫餘黨散落,所在民皆響應,分據州城,僞稱名號。威王莫敬用據太原,壯王莫敬章據天施,文國公〈缺姓名〉據三陽,忠國公〈缺姓名〉據普安,太國公〈缺姓名〉據嘉福。初,眞定人都寧〈缺姓〉僞稱建國公,據建昌;義國公〈缺姓名〉據新興,擁眾各數萬,築土壘,上自延河、武仙,下至眞定,樹木樁于黄江等處,以拒官兵。裴文奎、陳百年等攻之,月餘不克。我太祖嘉裕皇帝率兵進至,使以火器、火礮放擊,大破賊壘,賊眾驚潰。官軍乘勝逐北,斬馘萬計,俘獲賊將斬之,先興、建昌悉平。又進勦僞壯王莫敬章及太國公、嚴國公、彊國公、錦國公〈竝缺姓名〉等於海陽,大破之,擒獲僞將甚多。敬章走安廣,於是東南漸平。松因遣諸將分守上洪、下洪、快州、順安、慈山等府,招撫諸縣流民,復回安業。其漏網者,惟僞乾統莫敬恭、莫玉?及慶王莫敬寬、安勇王、唐國公、東國公〈竝缺姓名〉、文國公、忠國公而已。

    註:順化太原、安廣、海陽,竝註見聖宗光順十年。廣南,註見聖宗洪德二年。天施,註見憲宗景統七年。三陽,縣名,今屬山西。普安,縣名,今屬太原。嘉福,註見昭宗光紹七年。延河,縣名,今屬興安。武仙、眞定,竝縣名,今屬南定黃江,註見陳太宗元豐七年。先興,卽龍興;建昌,二府名,竝註見陳太宗天應政平十五年。上洪、下洪,二府名,竝註見前編屬唐昭宣帝天祐三年。快州,註見李高宗治平龍應四年。慈山,註見屬明永樂十三年。順安,註見陳裕宗紹豐十二年。

    秋七月,彗星見。

    出東方,指東北行。

    〈甲午〉十七年〈明萬曆二十二年〉春正月,京北、太原、諒山盜起。

    辰各處僞黨竝起。慶王莫敬寬據大慈,次王〈缺姓名〉據太原,安郡公〈缺姓名〉據普安,東國公據陸岸,安勇公據武崖,越國公〈缺姓名〉據山陽,所在寇擾,官軍至,卽解散去。復屯結,州縣苦之。

    註:大慈、武崖,二縣名,均屬太原。陸岸,縣名,屬北寧。山陽,縣名,屬山西。

    三月紀宗功。

    帝念中興元功,遣阮茂宣等捧冊,追贈我肇祖靖皇帝爲昭勳輔哲靖公、鄭檢爲明康仁智武貞雄略大王。

    夏四月,己酉朔,日食。大旱。

    五月,金星失度,旱。禱之,雨。

    辰經旬大旱,農功多不便,命祈福,乃得雨。

    莫敬恭寇諒山。鄭松遣兵攻之,敬恭奔龍州。

    初,莫將玉?逃竄北方,陰求莫氏子孫,得敬典之子莫敬恭於文蘭州,立之,僞號乾統,據諒山之安博州。黃廷愛領兵討之,獲其黨萬寧王〈缺姓名〉、嚴國公等,誅之。玉?奔思明,尋復還據萬寧州。敬恭及其黨竄居龍州。至是,引州人侵掠諒山。鄭松遣兵,會鎭兵擊敗之,敬恭復奔龍州。後玉?病死,遺書敬恭曰:黎氏復興,乃天數也。我民無罪,徒使之久罹鋒刃,是何忍也。我當避居他國,愼守爲重,勿復與之力鬬。又切勿邀請明人入本國,以致吾民涂炭也。其子山東等亦奔龍州。

    註:文蘭州,今改文關縣。安博州,今改爲縣,均屬諒山。思明,註見陳太宗元豐六年。萬寧州,註見陳順宗光泰四年。龍州,註見陳聖宗寳符四年。

    秋七月,海陽饑,人相食。

    是歲海陽大荒,人相食,餓死者三分之一。

    冬十二月,大同鎭將武德恭反,尋乞降,免其罪。

    初,大同自嘉國公武文密歸順,討莫有功,朝廷許以世襲。至其孫德恭來朝,獻金銀寶物十盤、良馬三十匹,加封北軍都督府右都督、太保、和郡公,號安北營。尋復請回鎭防寇賊。乃與莫賊美壽侯〈缺姓名〉潜通,侵掠山西源頭諸縣,攻破靑波、夏花,又脇從東蘭、西蘭人民。松遣阮有僚等領兵攻勦,擒獲美壽侯,直抵大同,擊破之。德恭率子弟奔義都,復遣人獻納金銀馬匹,來京首服,許之。

    註:淸波,縣名。夏花,今夏禾縣。東蘭,今雄關縣。西蘭,今西關縣,均屬山西。山西,註見聖宗光順十年。大同,註見昭宗光紹五年。

    〈乙未〉十八年〈明萬曆二十三年〉春三月,初復殿試。

    舊制,大比會試,中者入殿試,賜第有差。中興初,制尚草創,只以會試分三甲,未有殿試。至是,會試天下貢士于草津。復殿試,賜阮寔、阮曰壯進士出身,阮德茂等同進士出身。

    註:阮寔,東岸雲恬人。阮曰壯,慈廉下安決人。阮德茂,嘉平仁友人。草津,當在河內珥河南岸,今失詳。

    夏五月,大饑,疫。

    辰諸鎭饑荒,兼以疾疫,死者相枕。處處盜賊羣起,掠財殺人,民不安其業。

    六月,旱。甲子,兩日竝出。

    秋七月甲申,雷震殿柱。

    是日,無雲雨,雷忽震殿柱。其夜,月暈。歲星在心度。火星經歲不入垣。丙申,夜犯昴。

    會百官盟于南門。

    國初,循用李、陳故事,歲以春首會盟。中興以來,廢不舉。至是,大會文武百官,復設壇,盟于昇龍城之南門左街。

    八月,旱。

    閱兵。

    令大閱諸營軍士於草津,得兵合十二萬餘。

    九月,置平獄勘理官,尋罷之。

    初,置勘理官,使决天下疑獄。吳慥、阮宏詞等爲之。其後復增置三員,不能守法,其職遂廢。

    註:阮宏詞,石河弗撓人,嘉泰丁丑制科二甲出身。

    冬十月,修西京宮殿。

    註:四京,卽藍京,註見太祖順天六年。

    十二月,不雨。饑。

    自八月至是月不雨,禾苗枯死。

    〈丙申〉十九年〈明萬曆二十四年〉春正月,海陽鎭守潘彥敗莫黨于靑河,進襲萬寧,獲其僞壯王莫敬章。

    初,敬章據天施,爲官軍所敗,走安廣,頓于萬寧,復使其黨莫緯、莫理等,率戰船八十艘,侵掠四岐、永賴。海陽鎭將薊郡公潘彥勦之。方進靑林、靑河間,忽賊船驟至。彥迎戰于江中,自寅至午,裨將禮郡公〈缺姓名〉度兵少不能支,將本船先退,彥按法斬之。於是人人殊死鬬。又有西眞一水隊,輕船突進。賊以爲救兵且至,乃潰走。追斬二千餘級,生俘賊將豪郡公〈缺姓名〉等數人。彥親解其縛,慰之曰:「汝欲生乎?欲死乎?若欲生,則用汝爲向導,擒獲壯王,便赦汝罪。」豪郡公拜伏,乞圖報效。彥選銳卒數百、戰船五艘,藏豪郡公于舟中,與諸將謀曰:「我獲豪郡,賊未之知。兵貴輝速。今以克捷之兵,乘破竹之勢,一戰兩勝,亦天使我等成功。願同心戮力,以立功業。」諸將皆聽命。乃裝敬章兵衣色旗號,自爲前隊,諸水軍隨後繼進。入夜,彥自乘輕舟,突入賊水關。守關者問之,令豪郡公答以兵船連勝,獲薊郡公,先回解納軍門。由是過關直進,三日夜到萬寧州。敬章得報,喜,出迎接。彥厲聲曰:「我乃薊郡公,汝等速來受縛。」敬章措手不及,棄船走至沙中,爲官軍所獲,幷斬其徒黨四十餘人,眾皆驚散。凱還,獻俘闕下。賜彥金牌一面、黃金十斤,諸將士銀三百斤,又設大宴慰勞之。

    註:潘彥,東城蔡舍人潘公績之子。四岐、水賴、靑林、靑河,均縣名,屬海陽省。西眞,今南眞縣,屬南定省,註見陳太宗天應政平元年。

    二月,雨。

    帝如鎭南關。三月,還京。

    辰莫逋臣詭告明人,言所稱黎兵者,乃鄭氏崛起爭彊,攻殺貢臣及莫氏子孫,實非黎後重興也。由是,明人遣使過關會勘。帝命戶部尚書杜汪、都御史阮文階先往候命。又遣皇親黎梗、黎橊、工部左侍郎溤克寬,同齎莫安南都統使司及前安南國王印樣二、金一百斤、銀一千兩,與本國耆目數十人同赴交關會勘。明左江兵巡道、提刑按察司副使陳惇臨牒,邀帝往。於是,帝如鎭南關,命右相黃廷愛、太尉阮有僚、太傳鄭杜等,率兵象萬餘,從駕往關上,約期相會。明人又牽延,要索金人、金印事跡物件,不肯赴會,卒過期。三月,帝還京。

 &nbs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