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逐浪中文网 www.zwzl.net,最快更新越史通鉴纲目最新章节!

    〈起癸卯黎玄宗景治元年盡乙卯黎嘉宗德元二年〉凡十三年

    〈癸卯〉玄宗穆皇帝景治元年〈淸康熙二年〉春正月,郊。

    遣都督鄭槏等入管四衛兵侍衛。

    辰帝初立,年幼。鄭柞遣左都督擢郡公鄭槏、右都督普郡公黃仕科、都督同知彊郡公阮授、都督僉事膠郡公鄭楹入管四衛兵,日夜侍衛。

    註:四衛,皆殿內衛兵。潘輝注歷朝憲章兵制志殿內衛兵曰:侍轎司兵五十人,侍近效力司、錦衣衛、金吾左鑾駕司、右鑾駕司各隊,每隊四十人,九僊左右各宮,每宫三十六人,左直、右直各隊,每隊四十人,天雄隊兵三十人。若四衛名號失詳。

    夏五月,敕勵臺官考察守令勤怠。

    敕御史臺十三道監察:「勘問詞訟,遵律令,守廉勤,每得淹畱廢格。又令各處承憲二司考察所屬府縣,能用心撫字、政平訟理,及苛刻貪鄙、怠廢政事者,各以名聞,備黜陟。」

    六月,初遣使如淸。

    辰明既亡,淸入帝燕京,黎未嘗通使。去年淸以敕諭,幷餽銀幣。於是始遣正使黎斆、副使楊澔、同存澤如淸,歲貢謝恩,及告神宗哀。

    註:黎斆,東城關中人,眞宗福泰癸未科進士。存澤,至靈廛陽人,福泰丙戌科進士。楊澔,嘉林樂道人,神宗陽和庚辰科進士。

    大水。

    珥河水溢,田禾多有浸沒。快州、常信二府水害尤甚。

    註:珥河,卽富良江,註見李太祖順天二年。快州,註見李高宗治平龍應四年。常信,府名,屬山南,今屬河內省。

    禁贖刑。

    舊制,五刑皆許贖。至是令內外勘官,諸犯人不預八議者,各隨輕重論刑,毋得聽贖。

    註:贖刑:潘輝注歷朝憲章刑律志:前黎刑律名例,諸杖罪聽贖錢:每一杖,三品官五陌,四品四陌,五六品三陌,七八品二陌,九品、庶人一陌。諸徒罪聽贖錢:徒象坊兵六十貫,屯田兵一百貫。流罪:近州一百三十貫,遠州二百三十貫。死罪:三百三十貫。八議:周禮:一曰議親,二曰議故,三曰議賢,四曰議能,五曰議功,六曰議貴,七曰議勤,八曰議賓。

    〈御批:敎莫先於爲臣盡忠,開卷第一義,當辰已能行之與否,其餘尚何足計。〉

    秋七月,申明敎條。

    略曰:「爲臣盡忠,爲子止孝,兄弟相和睦,夫妻相愛敬。朋友止信以輔仁,父母修身以敎子,師生以道相待,家長以禮相先,子弟恪敬父兄,婦人無違夫子,居鄕黨者長幼相愛敬、利害相興除。毋以彊而凌弱,毋唱訟而行私,勿占道路爲園圃,勿侵溪港爲池沼,山林川澤之利,與眾共之,坊社村庄之長,擇人爲之,生業務勤,鄕飮從儉,毋倚恃權勢而寄託詞訟,毋故將老弱而嫁福善人,橋梁道路有頹弊者隨便修培,吏事簿牒不得顚倒,陵廟祠墓不得侵毀,男女勿爲巫覡左道,喪家勿爲中元佛事。毋傲慢官長。毋誘賣人口。配匹當辧族類,勿論貨財。喪禮各隨豐儉,毋索飮食。凡四十七條,各處承憲府縣州抄一本掛于視事堂,社長書一扁懸于亭中。以鄕飮日會集男婦老幼講讀曉示,使之知所勸懲,以歸善俗。」

    八月,令區别淸人來寓者。

    辰淸人多僑寓民閒,致風俗混雜。乃令各處承司察屬內有淸國客人寓居者,隨宜區處,以别殊俗。

    冬十月,申禁爺蘇左道。

    先是,有西洋人號花郎夷入,居國中,以爺蘇異道誑誘愚民,鄙夫鄙婦多信慕之。設場聽譖,惑溺寖廣。前已驅去其人,而小人習染未改。於是復禁之。

    註:西洋,淸一統志:西洋,明萬曆九年,有利瑪竇始泛海,抵廣州香山澳。二十九年,遂入燕京,其徒來者益眾,皆尚天主敎,善製造。花郎,明史外國傳謂之和蘭,亦在西洋者,俗訛爲花郎。淸褚學稼堅瓠秘錄:明嘉靖末,瑪竇結伴航海漫游,歷諸國,凡六年抵安南,入廣東界。爺蘇,野錄:黎莊宗元和元年三月日,洋人名衣泥樞潛來南眞之寧彊、羣英,膠水之茶縷,陰以爺蘇左道傳敎。

    以丁文左行安廣處都總兵使。

    安廣地居瀕海,夾淸欽州,常有洋匪。乃令文左鎭其地。

    註:安廣,古安邦,註見聖宗光順十年。總兵,黎初設總兵,洪德加都總兵,税正三品,鎭守之職也。

    十一月,蠲减季稅有差。

    以水災故也。

    註:季税,計民丁而賦曰季,度公田土而征曰稅。

    〈甲辰〉二年〈淸康熙三年〉春二月,申定會試條例。

    光興以後,復舊制,三年一大比,試場規式尚疎略。乃遣申定條款,是後遂爲常制。

    註:聖宗光順四年,初定制,三年一大比,後爲常。世宗光興三年,復會試科。潘輝注歷朝憲章科目志:是年定會試條例。會試場設於講武殿庭之前,四圍密籬,二重疎籬,一重壕塹布列竹尖,中分四圍,試院公堂一同考監考各院。皆别一處,舉人照名簡分坐,行文各以竹籠罩之。提調,一用武班大臣知貢舉,一用尚書都臺監試,二用侍郎、副僉都印,卷用尚寳寺卿奉御寶,印卷及封卷。其文體用渾雅,禁用浮薄險陂難澀之詞。對策陳辰,務要斟酌得體,適於實用,不得泛爲誇大。第一、第二、第三等場謄錄對讀,用各府儒生、生徒照期?換。第四場各以衙門吏代之。及糾察巡綽、彌封撰號、送卷寫榜、供頓什物,亦各有條次。

    〈御批:斟酌得體,是啓諛風,恐其及鄭耳,劉蕡必下第矣。尚設科求士何爲。〉

    西王柞入朝不拜、章奏不名,設座於御座之左。

    〈御批:非特自此,屢霜已久。〉

    柞踰僭無忌,欲自加殊禮。先要帝優詔賜之,求以掩人耳目。自是太阿倒持,堂陛之禮蕩然矣。

    謹按:禮不踰制,踰制者無上,罪莫大焉。黎氏之衰,政歸於鄭。松自加王爵,踰僭已甚。柞又假托帝命,而自加殊禮,不名不拜,設座於御座之左,漢卓、操,晉劉裕之所未爲而敢爲之者也。卓、操、劉裕僅不名不趨、劍履上殿,而綱目猶備書之,以彰其僭。況柞兇悖已甚,其罪可容誅哉!故書以爲不臣者戒。

    夏四月,覆考生徒于珥河沙中。

    先是,試法疎濶,入場者多有懷挾文字。庚子以來,屢有禁止而中舉,率多假手,眾議沸騰。至是,遣官覆考丁酉、庚子、癸卯三科生徒,考題用唐律詩一首,暗寫傳正文大註一章,中者仍生徒。餘畱學三年,免役。再試不中者,還民受役。辰黜者過半。

    註:丁酉,神宗慶德五年。庚子,永壽三年。癸卯,玄宗景治元年。生徒,鄉試中三場曰生徒,卽今之秀才也。

    五月,大熟。

    初定五量法。

    盛德初,頒官銅升於各處二司,依洪德舊式,每升米六合。范公著議:「按經籍,以黃鍾管中容粟子一千二百爲籥,十籥爲合,十合爲升,十升爲斗,十斗爲斛。其舊官銅升與此不合,請依五量法改鑄頒行。」

    註:盛德,神宗年號。頒銅升,史缺。五量,籥、合、升、斗、斛也。

    六月,定諸命案償罰例。

    諸社民有姦凶酿命者,同族同社平日不能戒戢,事發不能捕納,各罰錢五十貫,其償命錢收在犯人。犯人無力,以罰錢給被害人送葬。

    註:償命錢,潘輝注歷朝憲章刑律志:黎神宗永壽三年,定毆殺人者,家財封識,準爲償命錢,其犯人按律處死。

    冬十一月朔,日食。

    己丑,彗出東南翼軫分,尾指張宿,長五丈。

    鄭柞奏帝避殿减膳撤樂,召文武臣僚商議政治得失,撤去非額水陸巡司凡十三處。人情喜悅。彗尋滅。

    註:十三巡司,潘輝注歷朝憲章國用志:是年撤去非例巡司凡十三處:宋山縣正大巡,廣昌縣連馨巡,白鶴縣慕周巡,靑林縣六頭巡、萬派巡,舒池縣黃江巡,瑞原縣受命巡,保祿縣住佑巡,峩山縣四岐巡,安康縣雲床巡,東關縣庵柴巡,嘉興府瀝江巡,鳳眼縣三岐巡。

    令逃犯自首者得減免。

    辰罪囚多逃逸。許各自首,重者減,輕者免。

    初設五府掌署官。

    五府各設都督府掌府事、署府事,以太傅溪郡公鄭杖爲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掌府事,莅郡公鄭棟爲東軍都督府左都督掌府事,少尉雲郡公鄭榩爲南軍都督府左都督署府事,豪郡公黎憲爲西軍都督府左都督署府事,少傅奠郡公鄭楃爲北軍都督府左都督署府事。

    註:五府,潘輝注歷朝憲章職官志:聖宗光順初,置五府左右都督,專掌兵政。中興初,加設掌府事、署府事,以重臣爲之。後與參從、陪從及權府爲五府府僚。

    備設六部尚書。

    中興初設官,有六部之名,而尚書員數未備。至是,以參從范公著爲吏部尚書,陪從陳登選爲戶部尚書,阮能紹爲禮部尚書,武惟志爲兵部尚書,潘兼全爲刑部尚書,黎斆爲工部尚書。又以黎仕澈爲御史臺都御史。

    謹按:參從、陪從,前黎未有,中興後,政歸鄭氏,始設之,以參陪政府。神宗辰,鄭柞以禮部尚書范公著、吏部尚書楊致澤竝參從。自是參從爲首輔,而陪從次之。

    註:登選,安勇黃梅人,神宗陽和庚辰科進士。兼全,瑞原地靈人,眞宗福泰癸未科進士。惟志,唐安慕澤人。

    定修築堤條程限。

    遞年十月,各處承司飭所屬縣往勘堤路,何處應築作者,小功程照水勢所及,諸社民自行修築,縣董其役。大功程命官督作,歲以正月初旬起功,三月中旬而畢,永爲例。

    十二月,淸使來。

    正使吳光、副使朱志遠等來,諭祭神宗。

    南郊昭事殿成。

    南郊殿宇制度狹小,遣官重加營造,至是成。復命詞臣胡士揚等撰碑文以記其事。

    謹按:黎貴惇見聞錄:洪德定制,南郊壇昭事殿三閒二厦,有東西廡各七閒,及?衣殿、齋官、廚房,開三重門,四圍繚墻。范琥隨筆錄:我國郊壇始於李氏,黎朝中興,再加修葺。今按李英宗紀:帝御大羅城南門觀,築圜丘壇。則郊壇自李朝始,而殿宇則始於洪德也。

    註:昭事殿,在昇龍都城南壽昌縣盛安村,今遺址尚存。

    〈乙巳〉三年〈淸康熙四年〉春三月,定考課法。

    令御史臺考課內外官吏所行功過,分列等第:勤愼公廉、愛恤下民、政平訟理者爲上考;傕科不擾、公事無缺者爲中考;貪汚闒茸、淹畱獄訟者,爲下者。胥吏廉能勤敏者,爲中等。鄙猥貪冗者,爲下等。官分三考,吏分二等。每歲季彙冊進呈,論行黜陟。

    夏四月,加諒山藩臣阮廷繼爵弘郡公。

    諒山土酋閉公亮、閉公濟久違朝命。廷繼至鎭,撫諭公亮等歸款。朝議嘉之,故有是命。

    註:諒山,註見聖宗光順十年。

    申定勘訟法。

    令內外勘訟諸司,有所論刑,各以啓聞。罪至死者,覆議行刑。刖杖者,聽自處斷。惟不得淹滯。又定斷獄失當罰錢例。諸訟斷已當理,而訟人妄自翻覆者,各隨訟理大小,所勘諸司官品高下,論罰有差。

    註:罰錢例,潘輝注歷朝憲章刑律志:是年,定勘訟罰錢例。凡諸大訟,一品官論斷失當者罰錢一百貫,二品七十五貫,三品五 十貫,四品三十貫,五品二十五貫,六七品二十貫,八九品十五貫。不訟失當,罰社長縣府五貫,承憲、提領、鎭守十五貫,御史二十貫。訟人妄自翻覆,其大訟者,勘官是一品訟人納罰錢一百貫,二品七十五貫,三品五十貫,四品三十貫,五品二十五貫,六七品二十貫,八九品十五貫。不訟罰錢,减大訟之半。大訟,如謀殺、盗刧、田土之類。小訟,如户婚、毆打、諸雜訟之類。

    秋八月,冊鄭氏爲皇后。

    鄭氏玉??,柞之次女。帝卽位,聘入宮。至是立爲后。

    尊母范氏爲皇太后。

    註:太后,諱玉厚,雷陽果銳人。

    冬十一月,貶戶部尚書陳登選爲戶部左侍郎,禮部尚書阮能紹爲禮部左侍郎,吏部左侍郎阮灃爲禮部右侍郎,都御史黎仕澈爲刑部左侍郎,副都御史武榮進爲大僕寺卿,僉都御史鄭濟爲鴻臚寺卿,刑部尚書潘兼全爲戶部右侍郎。

    先是,吏部尚書范公著之子公兼由參議陞授參政。朝臣以爲不可,相率力争,柞不悅。令公著與黎斆會檢諸司所行事狀,摘出登選、能紹、阮灃、仕澈、榮進、鄭濟,柏繼爲御史,勘訟逾期;兼全前爲吏部,銓除超次,竝貶之。

    註:榮進,唐豪扶擁人,神宗陽和庚辰科進士。阮灃,香山楊齋人。鄭濟,雷陽日早人,竝神宗慶德庚寅科進士。故黎官制,參政,從四品;參議,從五品。

    舉孝廉。

    各處承司精擇所部有孝廉者,以名聞,遣官閱察,隨材授用。

    〈丙午〉四年〈淸康熙五年〉春正月,遣太傅鄭棟、少尉黎憲等,討莫敬宇于高平。

    莫孽敬宇竊據高平,荼毒方民。太原藩臣通郡公何仕置率土兵攻勦,爲所獲。報至,遣棟爲統領、憲副之,鴻臚寺卿鄭濟、給重中杜善政爲督視,領軍進討。敬宇遂殺仕置以遁,官軍焚其所居而還。

    註:太原,卽寧朔;高平卽北平,原屬寧朔,竝註見聖宗光順十年。

    二月,以阮文寔爲鴻臚寺卿。

    文寔與監察御史黎僚同登士望科,素相厚。辰文寔爲淸花參政。僚以憂家居,多行不法。文寔如法鞫斷,無所徇。柞嘉其不私,賞錢一百貫,擢用之。

    註:文寔,嘉定大拜人,神宗永壽己亥科探花。黎僚,東山右僕人,永壽辛丑科進士。

    夏六月朔,日有食之。

    秋八月丁巳,星隕如雨。

    冬十一月,褒殉節諸臣武睿等十三人。

    初,莫氏僭逆,昭宗出奔,諸臣多殉難。參從范公著建議旌表,錄用其子孫。武睿、吳焕、阮敏篤、阮紹知、譚愼徽、黎俊懋、阮惟祥、阮自彊,秩上等神;黎無疆、阮有嚴、賴金榜、阮泰拔、嚴伯驥,秩中等神;建祠本鄕,以辰致祭,如百神例。其諸後裔有賢行者錄用,餘各復其家。

    註:諸臣殉節事狀,竝詳見昭宗光紹七年。

    〈丁未〉五年〈淸康熙六年〉春三月,淸使來。

    清遣侍讀程芳朝、禮部郎中張易賁來,冊封安南國王。

    夏五月,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