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逐浪中文网 www.zwzl.net,最快更新欧洲至暗时刻(1878—1923)最新章节!

    欧洲问题 1878年至1906年,巴尔干问题是最棘手的国际问题。之后,随着德国海军不断壮大,三国协约出现了。欧洲危机四伏————与巴尔干问题并无特别关联,很可能引发战争。

    1878年至1906年,虽然欧洲各国最关注巴尔干问题,但巴尔干问题并非唯一问题。法德关系、德俄关系、俄奥关系、意奥关系及英法关系让各国政治家深感不安。

    德奥两国同盟 1879年10月7日,德奥两国同盟建立,欧洲列强关系出现了转折点。1866年,普鲁士军队大败奥地利军队。不过,普鲁士王国首相奥托·冯·俾斯麦十分谨慎,非但没有趁机羞辱骄傲的哈布斯堡王朝,反倒开出了非常宽松的条件。1870年至1871年普法战争中,奥匈帝国保持中立,没有阻挡普鲁士军队。普法战争结束后,德意志帝国建立,奥匈帝国依然没有表现出任何敌意。1879年10月7日,德意志帝国首相奥托·冯·俾斯麦与奥匈帝国外交大臣久洛·安德拉希签订了防御同盟协议。两国建立防御同盟的目的是确保奥匈帝国免受俄国威胁,确保德国免受法国威胁。奥托·冯·俾斯麦一直担心法国与其他强国联手,谋夺阿尔萨斯-洛林。退出政坛之后,奥托·冯·俾斯麦在个人回忆录《思考与回忆》中写道:“一想到法国与其他国家结盟,我就噩梦连连。”

    作为防御手段,德奥两国结盟无可厚非。然而,奥匈帝国通过《德奥同盟条约》附属草案,保留了“在任何恰当时机”吞并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纳的权利。实际上,这不仅是违反《柏林条约》的阴谋,也是蓄意破坏欧洲和平的诡计。最终,这促成了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纳的骇人行动,从而引发了蔓延整个欧洲的深重灾难。

    德奥两国同盟与德奥两个帝国最终都灰飞烟灭了。根据《德奥同盟条约》,两国共同参加世界大战,并在战争中并肩作战。最终,在外国军队与内部革命共同作用下,哈布斯堡王朝与霍亨索伦王朝走向了灭亡。

    三国同盟 与德奥两国同盟相比,声名更盛的三国联盟显得不那么重要。德奥两国同盟是一个真实有效的实体。“一旦德奥任何一方受到俄国攻击”,缔约双方将共同反击。然而,1882年5月20日形成的三国同盟更加复杂。三国利益与目标不如两国容易调和。三国同盟的第三国————意大利————的目标与德国有所不同,与奥匈帝国相去甚远。因此,一方面,德国与奥匈帝国享受着三国同盟带来的安全感;另一方面,在三国同盟存续期间甚至后来,德国与奥匈帝国一直保持着两国同盟。

    意大利之所以加入三国同盟,是因为希望一旦与法国发生战争,就能得到德国与奥匈帝国的援助。19世纪80年代,法国在北非扩张,与意大利的关系十分紧张。据说,1881年德国首相奥托·冯·俾斯麦蛊惑法国入侵突尼斯。一方面,德国希望把法国的注意力从阿尔萨斯-洛林问题上转移;另一方面,通过制造非洲冲突,德国诱使意大利与德国、奥匈帝国结盟。奥匈帝国之所以加入三国同盟,是因为它希望意大利放弃特伦特与的里雅斯特。特伦特与的里雅斯特处于奥匈帝国统治之下,主要居民为意大利人,被称为“意大利沦陷区”。德国之所以加入三国同盟,是因为一旦法国为了夺回阿尔萨斯-洛林,与其他强国联手向德国宣战,意大利就必须出手相助。

    三国同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,条约纯属防御性质。换句话说,一旦缔约一方未蓄意挑起战争却遭到攻击,另外两方将与之并肩作战。除了军事防御目的,三国同盟还有其他共同目标。条约的序言声明:除了捍卫和平,三国同盟的目标是“巩固君主制,确保缔约方社会与政治秩序稳定”。

    漫画三国同盟

   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,欧洲其他国家只知道三国同盟存在,却不了解条约具体内容。战争进行期间,欧洲其他国家才掌握了条约的内容。条约续订了四次,有效期为四到十一年不等,最后一次续订是1912年。

    《再保险条约》 1887年,三国同盟条约第二次续订。德国与奥匈帝国的安全得到意大利的承诺。在应对法国潜在的进攻方面,德国与奥匈帝国认为,与俄国达成友好谅解,将会实现“双重保险”。1887年6月18日,德国、奥匈帝国与俄国签订了著名的《再保险条约》。签订《再保险条约》是奥托·冯·俾斯麦非常引以为豪的事情。该条约并未规定缔约国要协同作战,而是要求各国通过保持善意中立来互相支持。条约有效期为三年,1890年到期。恰恰是在1890年,《再保险条约》的缔造者奥托·冯·俾斯麦辞去了首相职务。

    法国和德国 1879年至1892年,法国所有政治家和有思想的公民都会感到惴惴不安。一方面,法国孤立无援;另一方面,法国东部边界之外的军事强国————德国————虎视眈眈。因此,法国政治家担心,尚未恢复元气的法国随时都可能被德国击垮。因此,对法国来说,缔结法俄同盟、签订英法协约至关重要,或许能够改变孤立无援的局面。

    俄国态度 俄国是列强中唯一能保障法国安全的盟友。19世纪80年代、90年代,英法关系并不好,主要原因是两国在埃及与西非存在利益冲突。英国自由党与保守党政治家都强烈反对插手欧洲大陆事务。当然,对法国来说,与俄国建立友好关系也绝非易事。法国是民主共和国,而俄国是君主专制的帝国。多年来,在奥托·冯·俾斯麦维护下,德国与俄国一致维持着良好的关系。在《思考与回忆》中,奥托·冯·俾斯麦曾说:“德国与法国不可能成为朋友,与俄国永远不可能是敌人。”然而,1890年,鞠躬尽瘁的奥托·冯·俾斯麦辞职后,德皇威廉二世便失去了俄国支持,眼睁睁看着俄国将目光投向法国。

    法俄同盟的缔造者 法俄同盟的缔造者是法国内阁总理夏尔·德·弗雷西内与外交部部长亚历山大·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