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逐浪中文网 www.zwzl.net,最快更新欧洲至暗时刻(1878—1923)最新章节!

    政治家的使命 1905年至1914年,德国与法国几次差点儿开战。一旦德国与法国开战,正如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,整个欧洲就必定卷入战火。面对一再出现的国际危机,欧洲政治家们万分焦虑。实际上,每次化干戈为玉帛,都是对欧洲政治家纵横捭阖能力的巨大考验。

    摩洛哥危机 在四次大危机中(包括1914年7月最后一次危机),两次由德国而挑起,两次由奥匈帝国挑起。1905年,第一次危机爆发。就在一年前,即1904年,英法协约确立了法国在摩洛哥的地位。德国对此做出了回应。1905年3月31日,德皇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港口城市丹吉尔。在一次演讲中,德皇威廉二世说:“我将不遗余力地捍卫德国在摩洛哥的利益。”接着,德国政府强烈要求召开列强会议。

    显而易见,德国开始挑衅法国与英法协约。法国外交部部长泰奥菲勒·德尔卡塞前往伦敦,得到了英国的承诺,如果法国拒绝德国召开会议的要求,英国将支持法国。泰奥菲勒·德尔卡塞返回巴黎后,1905年6月6日,法国总理莫里斯·鲁维埃召开了决定命运的内阁会议。泰奥菲勒·德尔卡塞在内阁会议上提议:拒绝参加列强会议。如果法国内阁采纳了泰奥菲勒·德尔卡塞的提议,德国只可能有两种回应:要么放弃盛气凌人的态度,要么当即发动战争。然而,法国总理莫里斯·鲁维埃是一个肤浅的生意人,在关键时刻避重就轻。最后,他决定参加列强会议。于是,泰奥菲勒·德尔卡塞辞去了法国外交部部长职务。最终,德国大获全胜。

    1906年1月至4月,列强会议在西班牙美丽的海滨城市阿尔赫西拉斯召开。1906年4月7日,列强签署了一份协议,调和德国、法国与西班牙在摩洛哥的冲突。

    摩洛哥代表团抵达阿尔赫西拉斯,出席阿尔赫西拉斯会议

    阿尔赫西拉斯会议

    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纳危机 1908年,第二次危机爆发。1908年10月3日,奥匈帝国外交大臣阿洛伊斯·莱克萨·冯·埃伦塔尔发布了一份措辞隐晦的声明,宣布吞并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纳。这份无耻声明对奥匈帝国违反《柏林条约》第二十五条避而不谈。三十年来,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纳一直受奥匈帝国管辖。奥匈帝国确信欧洲列强会默认其吞并之举。欧洲列强虽然并不认可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纳,但也不愿因此发动战争。事实证明,奥匈帝国的判断完全正确。从始至终,德国与奥匈帝国沆瀣一气。协约国勉强同意废止《柏林条约》第二十五条,通过特别照会告知奥匈帝国,暗示下不为例。

    阿加迪尔危机 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纳危机刚刚过去三年,著名的“阿加迪尔危机”爆发了。摩洛哥首都菲斯发生了严重骚乱,法国不得不派远征军前去镇压。法国远征军平定菲斯之乱后,1911年5月撤离。1911年7月,德国派出了“猎豹”号炮舰。“猎豹”号炮舰来到摩洛哥港口阿加迪尔,这就表明法国并非摩洛哥唯一的宗主国。德国再次向法国挑衅。法国政府派驻柏林大使朱尔·康朋与德国外交大臣阿尔弗雷德·冯·基德伦-韦希特尔会晤。会晤在位于柏林威廉街的德国外交部举行。德国的要求令法国难以接受。其间,双方几次差点不欢而散。然而,1911年7月21日,英国财政大臣大卫·劳合·乔治代表英国政府在伦敦市政厅发表了演讲。当时,整个欧洲因法德危机而噤若寒蝉。大卫·劳合·乔治演讲中的一段话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。大卫·劳合·乔治说,和平多次遭受威胁,“对英国这样的大国来说,这是无法忍受的耻辱”。实际上,这是英国对德国发出的警告:如果德国逼人过甚,英国将援助法国。在德国外交部进行会晤的朱尔·康朋与阿尔弗雷德·冯·基德伦-韦希特尔最终妥协。法国与德国签订了协议,危机这才告终。法国放弃了法属刚果一半殖民,德国心满意足。

    阿加迪尔危机海报,标题是“先生,跟我来”。图意为法德进行射击比赛,一只叫“和平”的白鸟刚刚从一个叫“摩洛哥局势”的陷阱中被释放出来,选手们都在等待对方先射击。射击台周围聚集着来自欧洲和亚洲国家的统治者,其中包括美国总统、英王爱德华七世和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

&nb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